日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2 | |||||
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
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
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
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
31 |
15歲少女陳彥霖的死因研訊開審,陳彥霖母親何女士作供時表示,女兒原本在去年9月20日,需要就涉嫌在女童院的一宗刑事毀壞案出庭,但在前一日失蹤,女兒較早前亦有5次失蹤紀錄。
何女士表示,在去年9月26日收到重案組電話,通知在某水域發現女兒遺體,她在遺體解剖和火化後曾經接受傳媒訪問。她又表示,女兒懂得游水和曾經學習跳水,在警方錄取口供期間,亦形容女兒性格開朗。
反送中運動期間,警方屢被指控以性暴力侵犯、羞辱示威者。一名去年 9 月 25 日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被捕的 17 歲未成年女學生今日出席記者會,指控有女警在拘捕她後「揸」她的胸部數次。她被帶返沙田警署搜身期間,有女警近距離靠近她赤裸的胸部和下體,並以侮辱言語羞辱她。她之後確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,並曾三度嘗試自殺但獲救,需入住精神科病房。
有前線示威者表示,因應警方的武力不斷升級,早於10月1日參與示威前已寫下遺書。
有為示威者提供情緒支援的社工表示,跟進的個案當中,超過10人都有這樣做,他們主要是擔心被捕、受傷或被失蹤,要透過這份另類遺書,表明自己無受情緒困擾或自殺傾向。
近期接連發生多宗學生自殺事件,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表示,政府十分關注事件及痛心,社會福利署明天安排學校以及社福機構開會,以協助前線人員識別有需要的學生。他認為,最重要是及早識別,提供適時介入。